所以,鋼結構屋面漏水是個通病,每逢夏天雨水季節,鋼結構公司都會被漏水問題所困擾。防水是個系統工程,尤其是結構復雜的屋面項目,只要上部有一個漏點,水進入后到處竄,下面漏水的往往在另一個部位,如果只是“頭疼醫頭,腳痛醫腳”的方法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漏水問題。
一、鋼結構屋面常見的漏水部位及解決方案
1.屋脊部位解決辦法是:屋脊蓋板做寬些,另外坡度找大點;搭接處敷設膠泥或硅膠;更換縫合釘;堵頭應與板型板匹配,堵頭敷設時應上下放膠泥或硅膠。
2.屋面氣樓部位
該部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:氣樓與屋面交接處收邊下未放置泡沫堵頭,且收邊縱向搭接未敷設膠泥或硅膠;屋面外板在氣樓交接處未上板;氣樓結構支柱開孔部位未做防水處理;氣樓自身制作、安裝存在漏水隱患。
解決辦法是:收邊安裝前應敷設泡沫堵頭,縱向搭接須設置膠泥或堵頭并用縫合釘固定;氣樓安裝前必須將屋面板上扳;要求氣樓施工方在氣樓結構完成后必須將開孔部位進行防水處理;對氣樓安裝質量和防水性進行查驗。
3.采光板部位
采光板部位防水是維護系統防水的重要部位,采光板安裝中的膠泥鋪設、防水螺釘是屋面漏水的主要隱患;采光板板型與屋面板板型不吻合,采光板兩側波峰高于屋面板,安裝后,密封過嚴形成采光板內外氣壓差,毛細水從采光板兩側縫隙進入屋面內部漏水;采光板縱向搭接長度不夠,且膠泥老化失去粘性;縱向膠泥脫落;采光板和彩鋼板之間為剛性搭接,中間的縫隙未密封。
屋面采光板防止漏水應注意以下幾方面:防水螺釘施打在波峰上部;采光板處的收邊板應與采光板密封牢固,縱向兩側膠泥要加寬,并鋪設波峰上部,防止水毛細而滲水,控制兩側波峰中心間距,與采光板波峰中心距吻合,不能因安裝問題或者尺寸寬度不一而去掉采光板的波峰高度或寬度,造成質量隱患;縱向搭接一般不小于300并且搭接處用硅膠密封牢固;采光板搭接的地方應敷設柔性膠帶密封。
4.屋面開孔部位
彩鋼板屋面開洞口,必須是既要解決外觀又要解決屋面防水問題,此兩問題都要根據開洞形式及彩鋼屋面板型號來決定。該部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:風機開孔未按設計節點進行防水處理,鋼堵頭放置未敷設防水膠泥和硅膠;風機開孔四周預留范圍較小,雨水流淌不暢,容易積水;開孔四周包邊搭接未進行防水處理;開孔內部四周未加結構件,形成低凹積水;得泰防水施工存在阻水現象,形成積水。
解決辦法是:須按設計圖紙施工并嚴格按施工工序敷設膠泥、硅膠;風機四周預留范圍必須滿足排水要求;墻面、屋面開孔后必須隨后進行防水處理;后增圍護開孔盡量要增設檁條或角鋼結構,減小圍護變形;防水安裝必須嚴密、平整,使水流順暢。
5.檐口部位
是漏水問題的主要根源,該部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:屋面外板安裝未力口泡沫堵頭,屋面外板未下扳;墻面外板長度不足,且檐口部位未加防水收邊。
解決辦法是:屋面外板安裝時應同時放置泡沫堵頭,且將屋面外板下扳30度;檐口處應按設計情況增設收邊。
6.天溝部位
搭接縫與彌合縫是漏水的兩個關鍵部位,與鋼筋混凝土屋面相比,鋼結構屋面的天溝深度小,且天溝與歷面無連續防水構造,天溝積水時,很難保證不漏水。該部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:內天溝焊接接頭存在縫隙,形成滲水;天溝和雨水管管徑設計過小,與廠房坡長不匹配;天溝端部沒有做封頭板;屋面外板伸人天溝長度不足,水會倒流人廠房內部。
解決辦法是:適當加大天溝深度,讓天溝雨水不超過搭接縫;內天溝接頭焊接后做防水試驗,若發現漏水,需進行二次焊接;天溝和雨水管設計管徑大小應通過計算屋面排水量確定;安裝天溝端部封頭板;屋面板須按設計長度施工。
7.雨蓬部位
該部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:雨蓬與附房之間接口部位處理不當;雨蓬與外墻之間未設置堵頭或未按設計要求伸入外墻板內。
解決辦法是:雨蓬與附房之間接口必須采用收邊搭接并進行防水處理;通常情況下,雨蓬上口泛水收邊應進入外墻板內,為了安裝施工方便,泛水收邊也可直接靠上墻面外板,但必須要放置堵頭并須用硅膠密封縫隙。
8.磚墻與輕鋼屋面連接部位
該部位容易形成漏水隱患,屋面板與水泥墻面結合處漏水,主要原因為應力不同步而引起硅酮膠與粘接面開裂而漏水。
解決辦法是:防止溫度變形,采用兩次收邊連接處理;與磚墻體連接時,收邊應有一定角度,并完全密封;收邊間應預打密封膠。
二、目前鋼結構廠家在屋面工程中所選用的防水材料及特點
1.少數技術先進的企業采用丁基橡膠密封黏結帶,效果極佳,漏水現象極少發生。
3.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采用硅酮膠。該材料凝固后粘接強度低,追隨性差,易老化,施工過程人為隱患多,防水質量不可靠,極易漏水。
鋼結構屋面防水施工效果的好壞,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施工單位的現場經驗及專業化程度。目前,防水市場上魚龍混雜,施工人員良莠不齊。要真正做好一個項目,讓建筑物長期不漏水,就勢必要求防水技術人員要很熟悉鋼結構建筑設計及結構,不同材料的施工工藝和安裝步驟以及各種防水材料工藝的優缺點,揚長避短,優勢互補,根據工程實際狀況,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及相關技術措施。